如何有效做好时间管理值得每一位法官深思,因为只有管理好了自己的时间,才能运用好自己的时间,才能及时有效地定分止争、回应当事人的司法需求。
时间管理最早运用在企业管理上,其内涵“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,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”,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“透过事先的规划,形成一种提醒与指引”。对于法官来说,做好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于是,如何进行时间管理、如何有效实施时间管理就成为了法官的一门必修科目。
首先,管理时间就得分清轻重缓急,遵循“80/20”原则。法官在日常工作中,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要面对。比如,开庭审理案件、约见当事人、撰写学习汇报材料、学习最新司法解释、下乡法制宣传教育等。事多不说,还比较繁杂,但细细梳理总能发现其中的轻重缓急,所以,便可以此列出“日清单”:重要任务优先做,一般任务放次之,那些并不重要也不急迫的任务则可以暂缓。如此一来,就可以保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,这也是“80/20”原则的基本内涵。当然,群众利益无小事,在制定“日清单”时,要注意侧重群众需求,优先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。
其次,管理时间还得学会“现在就做”,避免养成拖拉恶习。许多人习惯“等候情绪”,花费很多时间“进入状态”,这种习惯法官要不得。要知道,法官一般都是“一岗多职”,庭上要据实断案,庭下要及时下判,“一三五”可能安排当事人来院调解,“二四”则又安排信访接待。然而,时间不等人,当事人也怠慢不得,故必须养成“今日事、今日毕”的习惯。要知道拖延一段时间后,以期待能进入好的状态,对解决问题并无益处。相反,时间长了,还会产生惰性,形成拖拉恶习。
再次,管理时间也得做好时间规划,养成按时守约之习。针对待处理事项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时间规划,把时间精确到每一分钟,而不是某天上午或者下午,进而养成严格按时守约的习惯。同时,在做事之前,要做好充分准备。比如,约见当事人,事先可以通过查阅卷宗的方式了解案情,然后把案件的关键问题一一列出,这样与当事人交谈之时便可直奔主题,保持焦点,既节约了自己和当事人的时间,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留足预备时间。
最后,管理时间更要做好碎片化时间的管理。之所以说法官的时间是碎片化时间,主要是因为他们大块的时间常常被各种事情所“打碎”,根本不允许一天只专注一件事情,并且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。为此,法官必须有效管理好自己的碎片化时间,养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大块工作的能力。笔者看来,每一位法官都应认真思考自己需要大块时间完成的工作,能否分解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的工作,然后给碎片化时间寻求多元化用途,最后把碎片化时间完成的工作串联起来。其实,做好碎片化时间的管理最根本的还是提高办事效率,只有效率提高了,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,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有张有弛、游刃有余,才能准确把握办案节点,保证案件及时解决。